乾兒子一年前跟隨北京農業專家梁鳴早學習生態農業,最近半年用梁老師倡導的“四位一體”方法來試種草莓。草莓是貴價水果,非常難種好,一般依靠大量農藥,但四位一體從恢復土壤的營養入手,不施農藥,因此種草莓是莫大的挑戰。年輕人有的是勇往無前的拼勁,最近出了第一批果,長得漂亮極了,入口爽脆清甜,是天然的好物,贏得朋友與同行農人的激賞。
我太太剛做了骨密度檢查,兩年前的檢查說她股骨密度非常低,評爲最差的 “骨質疏鬆” 等級。她沒吃醫生開的西藥,改爲追隨功能醫學來調理身體的機能。這次檢查,發現股骨的密度竟然提高了,升了一級為 “骨量減少”。腰椎骨的密度原來測出 “骨量減少”,這次變爲 “正常”。這兩年我與太太參加了功能醫學,我們發現人體健康與生態農業的原理一樣,我們的身體便是土壤,裏頭需要各種營養素。好的土壤長出好果子,把身體内的營養補足,機能便能恢復正常。種草莓不必用農藥,營養充足的身體也不用吃西藥。我跟乾兒子說從這兩個例子我發現了自然界的廣義相對論。
還有一件令人開心的事:自從發現 “接地氣” 以後,我向最要好的朋友與親人推介了,絕大部分人都很快得到好的效果。
這三件事令我更深刻的體會王陽明的 “知行合一” 學説。
生態農業、功能醫學與自然療法中的接地氣同樣偏離了主流的認知,被人認爲是 “異端”,但我們覺得有道理便去試,通過實踐我們得到好處,便更相信這道理。王陽明講得透徹: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,正是這麽一回事。
再往深處想,知行合一不光是認知的方法,更是生存之道,原因是世間充斥著各種虛假知識。由於偏見或利益驅使,有人不斷製造虛假新聞,虛假知識,甚至虛假歷史。活在虛假知識中,我們會錯誤理解和忽略了很多事情,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身體。有人因此患上抑鬱症,對工作與人生感到彷徨。我們走了太多冤枉路了。
怎樣衝破各種虛假知識?王陽明的答案是行動,是實踐。行是知之成,不敢於實踐,便永遠一知半解,什麽事也成不了,一輩子彷如在黑暗中度過。
是時候醒來了。